场所健康促进团队

更新日期:2021/08/20  |  点击数:7061

本团队采用健康生态学模型,从个体、家庭、社区、社会等多个层次关注健康的影响因素,从群体的角度,以“全人群和生命全程”的思路,以健康行为为重点,通过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综合干预措施,开展包括家庭、社区、学校、医院等不同场所的健康促进,突破以往的仅仅关注个体的行为的研究方法,并以健康行为干预为重点,经过多年的传承与积淀,形成本学科一系列特色研究领域:

(1)健康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是全球面临的重要挑战,课题组近年来根据WHO健康老龄化框架,围绕内在能力和功能发挥的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开展了大量的研究。目前在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的支持下,开展老年衰弱的筛查量表的研发,拟建立覆盖 10 省市3 万城乡老年人群的衰弱数据库,通过队列研究阐明衰弱对健康结局的影响,以及环境、个体特征对老年衰弱的影响,从而为老年衰弱的预防控制及健康老龄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2)健康城市

实施健康中国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而健康城市是其重要抓手。本健康城市研究团队,自2003年开始就为健康上海建设提供技术支持,作为主要研究团队完成了全国爱卫会主导的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2018)的研究,并成为全国健康城市评估的工具。在健康城市评估方面,国际国内合作网络,基本形成了一套以居民幸福感为核心,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健康素养,环境质量,医疗卫生为主要内容,定性与定量调查相结合,自下而上的数据采集,同时充分利用当地常规卫生健康统计数据,完成健康城市评估与规划编制的服务范式。为国内先后为上海、苏州、杭州、无锡、珠海、攀枝花、泸州、包头、三亚等数十座城市健康城市建设提供技术服务。在国内健康城市研究领域处于引领地位。

(3)行为与健康

学科团队已经形成了以健康行为促进为基础,并深入探讨健康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干预策略的整合研究,团队长期从事烟草控制领域研究,为上海市乃至全国的控烟政策提供依据,并开展了新媒体戒烟实践研究。、团队在身体活动促进、学生营养等领域开展了多项探索。慢性病的自我管理也是行为矫正、心理健康促进和提升社会资本等健康促进策略的综合与延续。在病因链下端疾病的第三级预防方面,学科团队多年来发展的以慢性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关节炎、痛风)自我管理为基础的健康自我管理模式日臻成熟,并且作为创新实践模式在全国推广。

(4) 心理健康促进

学科团队秉承心理健康管理的理念,通过主动筛检发现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高危人群,如呈现高工作压力、职业倦怠、抑郁心境等心理健康问题的人群,主动实施干预来提高应对技能,以提升公众心理健康水平。学科团队的研究以职业人群和社区老年人群为主要对象,开发与引入国际通行的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评估工具,通过人群筛查,来提高公众对工作压力、职业倦怠、抑郁、焦虑和幸福感的认知;学科团队采用群组干预课程和网络平台干预方案,通过社区与网络平台增加社会支持,改变人群认知与行为、帮助建立积极心理、提升应对技能,以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本学科团队也长期关注社会资本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先后开发了老年社会资本和工作场所社会资本的评价方法,对社会资本对心理健康、幸福感及健康相关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广泛的探讨。

(5) 健康传播

学科团队在国内率先从医科开辟健康传播的研究方向,以过去多年的跨学科研究为基础,以复旦大学公卫学院为底子,联动临床医学、新闻传播、社会学等多学科力量,建立复旦大学健康传播研究所,发展健康传播研究领域。在此基础上,学科团队在健康传播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学科团队面向国际学术前沿,围绕民生和重大健康问题,引进海外先进的健康传播理念,汇聚全国健康传播理论及实践专家,召开近二十次不同规模的学术活动,推动健康传播学科的全面发展。

近年来,团队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3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点课题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项目1项,中国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1项,以及多项省部级以及国际合作项目,邀在全球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会议等多个国际会议中进行大会报告。

近五年团队在SCI杂志发表论文40多篇,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80多篇。 2014年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二)。2018年获上海市预防医学科技奖二等奖(排名第一)。

团队把科学研究、健康传播、政策倡导和社区实践相结合。所建立的社区慢性病自我管理模式已经在上海和全国各地广泛推广,仅在上海就有超过5000个慢性病自我管理小组,受益人数数以万计;所建立的全国健康城市评价指标广泛应用于健康城市的评估;为上海乃至全国的控烟立法提供了大量实证依据。

团队负责人:

傅华: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健康城市、慢性病自我管理研究。复旦大学健康传播研究所所长,中国高校精品课程“非预防医学专业《预防医学》” 负责人,上海市教学名师,复旦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现为英国皇家内科医学院公共卫生院士、国际健康促进与教育联盟理事、全国爱卫会爱国卫生专家委员会健康促进分委会委员,上海预防医学会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慢性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劳动卫生与职业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教育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多次以顾问专家的身份参加WHO全球慢性病防治策略、生命全程与健康、长期保健和慢性病社区防治等专家研讨会。在包括国际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会议的多项国际会议中应邀作大会报告。近五年主编的教材包括:主编《预防医学》第四版、第五版、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同时为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预防医学》(第五版) 于2011年,获 “上海普通高校优秀教材奖二等奖”。 主编《临床预防医学》(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2014);主编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教材《预防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15)主编 《健康自我管理活动指南》。(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5)主编 《健康自我管理手册》。(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主编 《糖尿病自我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主编 《高血压自我管理》(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主编 《老年人慢性病自我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近五年主持的课题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英合作课题“中国特大城市外来人口心理健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点课题“学生健康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应对老龄社会的基础科学问题研究课题五”的子课题 “积极老龄化”的中国化、国家卫计委委托课题“研究制订健康城市建设标准和评价体系项目”、诺丁汉大学心理健康研究所合作课题“Initial scoping on creative practice as mutual recovery in China”等。所参与课题“社区高血压自我管理模式研究与应用” 2014年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二)。已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100多篇有关研究论著。

团队成员:

余金明: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健康行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心脑血管病、肿瘤等慢性病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等教学研究工作。目前担任的学术任职有:国家卫健委健康促进与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首批国家卫健委科普专家、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副秘书长、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社区分会主任委员、中国控烟协会常务理事/专家组成员、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物联网医疗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农村卫生协会常务理事/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卫生统计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曾任教育部高等学校预防医学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等。多次特邀参加心血管领域国际学术会议做大会及分论坛的会议发言,及会议主持等。主持或参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WHO科研基金等各类科研项目70余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公开发表科研论文280余篇,主编预防.医学国家级教学团队教材《健康行为健康教育》、MPH教材《医学统计学基础》、大型专著《现代健康教育学》。曾获“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称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教学类)三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上海市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等。

郑频频,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烟草预防与控制研究。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与健康教育教研室主任,全国公共卫生教育分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行为与健康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教育分会常务委员兼健康传播学组组长,上海市医学会卫生分会委员,上海市预防医学会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青年理事,上海抗癌协会理事。国际肺部与防痨协会( the Union) 控烟组秘书。任国家十三五规划教材《预防医学》(第7版)编委,国家住院医师培训规划教材《预防医学》编委,参与包括《现代肿瘤学》、《执业医师与控烟》、《临床预防医学》等多部教材的编写,撰写健康科普读物《如何戒烟》。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彭博全球减低烟草危害项目5项、美国NIH合作项目2项。近年来,遵循证公共卫生研究的原则,把研究和公共卫生政策的制定相结合,为上海公共场所控烟条例、广告法的修订等提供大量实证依据。2012年获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三等奖,2018年获上海市预防医学科技奖二等奖。

戴俊明,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工作场所健康促进、健康城市研究。现任国际职业卫生协会(ICOH) 会员,中国秘书(协调员),工作中社会心理因素(WOPS)专业委员会委员;亚太工作中社会因素学会(APAPFAW)理事,国际健康促进联盟(IUHPE)会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劳动卫生分会委员。主持和参与过多项国家支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委托课题项目,内容涵盖职业紧张和心理健康评估与干预,特大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心理健康、健康工作场所认证标准,慢性病患者的心理健康评估和干预等。作为起草人完成了职业性肿瘤诊断(GBZ94-2014,GBZ-2017)的修改和编制工作,为多地职业肿瘤诊断提供指导。自2010年起作为第三方为健康城市提供技术支持,为国内上海、江苏、攀枝花、泸州、无锡等多个省市提供健康城市建设效果评估与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近年来共发表论文80余篇,SCI论文十余篇,出版专著1部,参与了人民卫生出处社组织出版的大型工具书《中华职业医学》、《职业紧张的评估与防控》、及《现代健康教育学》、《工作场所健康促进指引》等多部教材编写。

高俊岭,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社会资本与健康、健康老龄化研究。现为国际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联盟(IUHPE)会员、国际职业卫生协会(ICOH)会员、中国伦理学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慢性病预防与控制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行为健康分会委员、上海市预防医学会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慢性病预防与控制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近5年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上海市卫健委、上海市爱卫办以及地方和企业资助的项目,共计20多项。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自然基金中英合作项目1项。参编研究生教材《健康促进理论与实践》、本科生教材《临床预防医学》, 《健康行为与健康教育》。以第一作者或通讯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50多篇,其中SSCI/SCI论文20篇。

王继伟,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社区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华东健康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市抗癌协会青年理事。主要从事生命质量、健康素养、健康行为、公共卫生应急等领域的研究以及健康教育、公共卫生应急、性健康教育等教学工作。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CMB-OC项目、上海市体育社会科学重点项目、上海市卫计委科研项目等。《现代健康教育学》副主编,以第1/通讯作者(含共同)在JAMA Pediatrics等杂志发表SCI收录论文30余篇。《中国抗癌杂志》青年编委,多本SCI杂志、国内核心期刊审稿专家。

肖千一,博士,青年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健康老龄化研究、行为-遗传交互与健康促进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科研项目。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SCI期刊上发表论文8篇,国内核心期刊论文6篇。参编研究生教材《肿瘤流行病学》、本科生教材《流行病学常识与解读》。

贾英男,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场所健康促进、社区健康促进以及身体活动促进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优秀青年人才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等课题,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SCI收录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国内权威及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参与编写《健康促进场所创建实务》。

彭伟霞,博士,讲师。主要开展慢性病自我管理、患者生活质量、医患沟通等领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