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号 | 姓名 | 类型 | 性别 | 学位 | 职称 | 年龄 | 主要研究方向 | 学术机构 | 在实验室工作年限 |
|---|---|---|---|---|---|---|---|---|---|
| 1 | 余宏杰 | 研究人员 | 男 | 博士 | 教授 | 51 | 新发传染病和疫苗可预防传染病 | WHO 禽流感临床治疗指南专家委员会成员/国家卫健委,疾病控制专家委员会,传染病分委会,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暨科学普及出版社),科技/科普专家/中华预防医学会,疫苗与免疫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常委/ Infectious Diseases of Poverty, BMC Infectious Diseases,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Tropical Medicine & Hygiene和《中华预防医学杂志》、《中华流行病学杂志》、《疾病监测》、《科学通报》、《首都公共卫生杂志》、《实用预防医学》的编委 | 2017年5月-至今 |
| 2 | 赵根明 | 研究人员 | 男 | 博士 | 教授 | 60 | 流感流行病学特征与疾病负担研究 | 中华预防医学会流行病学分会 常委/医院感染控制分会常委/上海预防医学会流行病学分会顾问 | 2004年6月-至今 |
| 3 | 阚海东 | 研究人员 | 男 | 博士 | 教授 | 49 | 在空气污染、全球气候变化与健康领域开展了系统的研究 | 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空气质量标准修订专家委员会委员/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副主编/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副主编/国家环境与健康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生态环境基准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学会首席传播专家 | 2004年6月-至今 |
| 4 | 何更生 | 研究人员 | 女 | 博士 | 教授 | 58 | 营养与慢性疾病的研究 | 中国营养学会肥胖防控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暴露组与暴露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卫生毒理分会常务委员兼秘书长/上海市预防医学会公共卫生教育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 | 2004年6月-至今 |
| 5 | 姜庆五 | 研究人员 | 男 | 硕士 | 教授 | 68 | 热带病流行病学 | 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会长/中国农村卫生协会副会长/中国疾病控制杂志副主编/中国血吸虫病控制副主编/中华预防医学会流行病学分会副主任/中华医学会公共卫生分会副主任/中华预防医学杂志副主编/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副主编/上海预防医学会副会长 | 2004年6月-至今 |
| 6 | 何纳 | 研究人员 | 男 | 博士 | 教授 | 55 | 艾滋病自然史和预防干预研究 |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专业教指委副主委/中华预防医学会公共卫生教育分会主委/中华预防医学会流行病学分会副主委/中华医学会公共卫生分会副主委/中国医师协会公共卫生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国医促会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分会副主委/《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副总编辑/《中华疾病控制杂志》副主编等 | 2004年6月-至今 |
| 7 | 王伟炳 | 研究人员 | 男 | 博士 | 教授 | 50 | 结核病传播模式的分子生物学及传播模型研究 | 中华医学会公共卫生学分会现场流行病学组副组长/上海市预防医学会流行病学专委会主委/深圳医学科学院国际疫苗与健康研究协作平台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国家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保险工作专家指导组成员/教育部全国学校结核病防控专家组专家/上海市预防接种不良反应鉴定专家委员会委员 | 2004年6月-至今 |
| 8 | 傅华 | 研究人员 | 男 | 博士 | 教授 | 66 | 健康城市、慢性病自我管理研究 | 国家卫健委“十三五”规划教材主编/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促进与教育学会慢性病防治专委会以及劳动卫生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国家精品课程《预防医学》负责人/上海健康促进协会副会长 | 2004年6月-至今 |
| 9 | 汪玲 | 研究人员 | 女 | 博士 | 教授 | 64 | 青少年生长发育 | 全国医学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兼副秘书长/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医药科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医学人文素质与全科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常委/上海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 2004年6月-至今 |
| 10 | 徐飚 | 研究人员 | 女 | 博士 | 教授 | 62 | 结核病卫生服务公平性和耐药结核病流行病学及控制研究 | WHO、TDR 结核病麻风布路里溃疡疾病负担专家委员会委员(2009-2011)/瑞典卡罗林斯卡大学Visiting Professor/中国防痨协会常务理事/国家卫健委疾病控制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防痨协会副理事长 | 2004年6月-至今 |
| 11 | 钱序 | 研究人员 | 女 | 博士 | 教授 | 60 | 生殖保健与生殖健康 | 全球卫生分会副主委/中华预防医学会妇女保健分会候任主委/上海预防医学会妇幼保健专委会主委 | 2004年6月-至今 |
| 12 | 周志俊 | 研究人员 | 男 | 博士 | 教授 | 59 | 农药与持久性污染物的毒作用机制及健康危险评估 |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Health》、《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Medicine and Environmental Health》和《Safety and Health at Work》杂志编委/中国毒理学会理事及资格认证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上海市核学会监事长/上海市毒理学会监事长/上海市环境诱变剂学会副理事长/《环境和职业医学》副主编 | 2004年6月-至今 |
| 13 | 屈卫东 | 研究人员 | 男 | 博士 | 教授 | 55 | 饮水污染物低剂量混合暴露评价和饮用水卫生标准研制 | 国家环境卫生标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暴露科学与暴露组分会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卫生毒理分会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环境卫生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杂志副总编辑 | 2004年6月-至今 |
| 14 | 史慧静 | 研究人员 | 女 | 博士 | 教授 | 55 | 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问题和生命早期决定因素 | 中华预防医学会儿少卫生专委会委员/中国学校卫生杂志副总编/上海市预防医学会儿少卫生分会主任委员/上海市学校卫生保健协会健康教育专委会主任委员 | 2004年6月-至今 |
| 15 | 郑英杰 | 研究人员 | 男 | 博士 | 教授 | 53 | 传染病流行病学&因果推断 | 上海市预防医学会免疫规划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 2004年6月-至今 |
| 16 | 徐望红 | 研究人员 | 女 | 博士 | 教授 | 53 | 肿瘤、糖尿病等慢性病的病因学、适宜干预技术及防控策略研究 |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因学分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流行病学分会常务委员 | 2004年6月-至今 |
| 17 | 周艺彪 | 研究人员 | 男 | 博士 | 教授 | 52 | 血吸虫病的流行规律与防治研究 | Acta Parasitologica Member of Editorial Board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第九届编委会委员/中国地方病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中国地方病协会热带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第七届编委会委员/《热带病与寄生虫学》第三届编委会委员 | 2004年6月-至今 |
| 18 | 付朝伟 | 研究人员 | 男 | 博士 | 教授 | 50 | 糖尿病、高血压、COPD及其他疾病的遗传流行病学和社会流行病学研究,药物和疫苗管理政策研究,群体心理和行为的健康干预与评价研究 | 全国细菌耐药监测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社会医学分会委员/上海市预防医学会社会医学专委会主委/卫生管理委员会委员 | 2004年6月-至今 |
| 19 | 郑频频 | 研究人员 | 女 | 博士 | 教授 | 49 | 烟草预防与控制研究 | Association of Pacific Rim Universities ,APRU(环太平洋大学联盟)Advisory group member/The Union(国际防痨和肺部疾病联合会)Tobacco control section secretary/中华预防医学会行为健康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教育分会健康传播学组组长/上海市预防医学会健康教育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委员 | 2004年6月-至今 |
| 20 | 张铁军 | 研究人员 | 男 | 博士 | 教授 | 49 | 艾滋病合并肿瘤病毒感染流行病学 | 中国抗癌协会流行病学分会委员 | 2006年7月-至今 |
| 21 | 张蕴晖 | 研究人员 | 女 | 博士 | 教授 | 47 | 新污染物的环境健康风险及分子机制 | 中华医学会公共卫生学分会委员/中国毒理学会生殖毒理学分会委员/中国药理学会生殖药理分会委员/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环境与职业医学》常务编委等 | 2004年7月-至今 |
| 22 | 陈波 | 研究人员 | 男 | 博士 | 教授 | 45 |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膳食风险筛查和营养干预 | 中国营养学会营养与组学技术分会理事/上海营养学会理事 | 2007年7月-至今 |
| 23 | 秦国友 | 研究人员 | 男 | 博士 | 教授 | 44 | 统计方法和应用 | 中华预防医学会生物统计分会第一届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健康统计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保险分会常务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生物统计分会第五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卫生统计>>编委 | 2007年7月-至今 |
| 24 | 赵卓慧 | 研究人员 | 女 | 博士 | 教授 | 43 | 空气污染与人群健康;环境与儿童呼吸道健康;环境流行病学 |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分会副秘书长/上海市室内环境净化行业协会院士专家服务中心专家/上海市预防医学会环境与健康分会委员 | 2007年10月-至今 |
| 25 | 陈仁杰 | 研究人员 | 男 | 博士 | 教授 | 37 | 环境流行病学,主要研究大气污染物和气象气候条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 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生态毒理学和环境安全)副主编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giene and Environmental Health(国际卫生与环境卫生杂志) 编委 / Toxics副主编 | 2015年6月-至今 |
| 26 | 蒋泓 | 研究人员 | 女 | 博士 | 教授 | 47 | 生殖健康与妇幼保健 | 中华预防医学会妇女保健分会委员/上海市预防医学会妇幼保健专委会委员兼秘书 | 2009年7月-至今 |
| 27 | 赵金镯 | 研究人员 | 女 | 博士 | 教授 | 46 | 大气细颗粒物(PM2.5)与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关系 | 上海市微量元素学会理事/中国毒理学会呼吸毒理专业委员会 委员/上海市预防医学学会环境与健康分会 委员/上海市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医学分会委员/《环境与职业医学》杂志第六届编委会青年编委 | 2008年7月-至今 |
| 28 | 周颖 | 研究人员 | 男 | 博士 | 副教授 | 48 | 塑料来源新污染物的卫生化学研究 | 国际暴露科学学会会员 | 2004年6月-至今 |
| 29 | 高俊岭 | 研究人员 | 男 | 博士 | 副教授 | 47 | 社会资本与健康、健康老龄化研究 | 国际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联盟(IUHPE)会员/国际职业卫生协会(ICOH)会员/中国伦理学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慢性病预防与控制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行为健康分会委员 | 2009年7月-至今 |
| 30 | 赵琦 | 研究人员 | 女 | 博士 | 副教授 | 46 | 脆弱人群健康风险评估与卫生服务公平性研究 | 中国防痨协会青年理事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预防医学会卫生应急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 2004年6月-至今 |
| 31 | 张涛 | 研究人员 | 女 | 博士 | 副教授 | 47 | 流感疫苗效果评价与成本效果分析 | / | 2004年6月-至今 |
| 32 | 熊成龙 | 研究人员 | 男 | 博士 | 副教授 | 52 | 病毒性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病毒系统发育及生物进化、医学病毒学 | / | 2008年12月-至今 |
| 33 | 王霞 | 研究人员 | 女 | 博士 | 副教授 | 45 | 饮用水污染物暴露特征、混合暴露生物学效应和健康风险评估、基于效应导向分析的饮用水主要毒性贡献污染物的甄别研究 | 中国毒理学会遗传毒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 2005年7月-至今 |
| 34 | 王和兴 | 研究人员 | 男 | 博士 | 副教授 | 44 | 致力于研究新型环境污染物(抗生素、全氟类化合物、杀菌剂、新烟碱杀虫剂等)与人群健康(肥胖、糖尿病、哮喘等)的关系 | 环境与职业医学青年编辑 | 2015年7月-至今 |
| 35 | 张玉彬 | 研究人员 | 男 | 博士 | 副教授 | 42 | 铅、镉和汞等重金属的免疫和造血毒性 | 中国毒理学会免疫毒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工业毒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卫生毒理分会委员/上海市毒理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预防医学会卫生毒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卫生评价专业委员会委员 | 2014年4月-至今 |
| 36 | 张志杰 | 研究人员 | 男 | 博士 | 副教授 | 43 | 空间流行病学的理论与应用研究、以及医学统计方法与模型研究 | 《BMC Infectious Diseases》/《BMC Medical Research Methodology》/《BMC Public Health》associate editor | 2008年7月-至今 |
| 37 | 胡屹 | 研究人员 | 男 | 博士 | 副教授 | 43 | 结核病组学流行病学和群体药理学研究 | / | 2008年7月-至今 |
| 38 | 陆一涵 | 研究人员 | 男 | 博士 | 副教授 | 43 | 病毒性传染病流行病学与疫苗接种策略 | 中华预防医学会全球卫生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麻醉学分会常委/中国疫苗行业协会免疫规划规范化管理与实践分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卫生分会委员/上海市预防医学会免疫规划专业委员会委员 | 2009年7月-至今 |
| 39 | 胡艺 | 研究人员 | 男 | 博士 | 副教授 | 43 | 血吸虫病风险时空动态模式研究 | 中国地理学会地理模型与地理信息分析专业委员会委员(2018-2022)/《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青年编委(2020-2022) | 2015年5月-至今 |
| 40 | 杨娟 | 研究人员 | 女 | 博士 | 副教授 | 39 | 新发传染病和疫苗可预防传染病 | 国家免疫规划技术工作组流感疫苗工作组成员/中国疫苗行业协会第一届疫苗学教育专业委员会 委员 | 2017年9月-至今 |
| 41 | 王娜 | 研究人员 | 女 | 博士 | 副教授 | 41 | 慢性非传染性流行病学 | 中华预防医学会精神卫生分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流行病学分会青年委员 | 2013年3月-至今 |
| 42 | 郑唯韡 | 研究人员 | 男 | 博士 | 副教授 | 40 | 饮用水暴露组分析、污染物混合暴露生物学效应、整合毒性通路和计算毒理学的风险评估研究 | 中华预防医学会环境卫生分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卫生毒理分会委员/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暴露组与暴露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毒理学会生物标志物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毒理学会生化与分子毒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毒理学会标准委员会委员 | 2011年7月-至今 |
| 43 | 丁盈盈 | 研究人员 | 女 | 博士 | 副教授 | 40 | 艾滋病与衰老及心血管病流行病学研究 | / | 2012年7月-至今 |
| 44 | 蔡婧 | 研究人员 | 女 | 博士 | 副教授 | 40 | 空气污染暴露与人体健康 | / | 2015年7月-至今 |
| 45 | 刘星 | 研究人员 | 女 | 博士 | 副教授 | 38 | 慢性病流行病学 | 上海市预防医学会流行病学专委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公共卫生教育分会委员 | 2015年1月-至今 |
| 46 | 徐燕意 | 研究人员 | 女 | 博士 | 副教授 | 35 | 环境毒理学,特别是PM2.5及PM0.1毒理学 | 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致突变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臭氧污染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预防医学会环境卫生专业委员会秘书及委员/上海环境科学学会化学品污染物排放毒性鉴定与风险防控专业委员会委员 | 2017年1月-至今 |
| 47 | 王锡玲 | 研究人员 | 女 | 博士 | 副教授 | 35 | 传染病流行病学与统计建模 | BMC Infectious Disease Associate Editor | 2014年10月-至今 |
| 48 | 刘雨薇 | 研究人员 | 女 | 博士 | 副教授 | 35 | 营养与代谢性疾病方向的研究 | / | 2015年8月-至今 |
| 49 | 余勇夫 | 研究人员 | 男 | 博士 | 青年研究员 | 37 | 健康医疗大数据、真实世界研究的因果推断方法、心血管代谢性疾病流行病学、健康发育与生殖流行病学 | Frontiers in Public Health和Frontiers in Psychiatry学术编辑/JAMA Network Open Editorial Team成员(统计方法学) | 2020年9月-至今 |
| 50 | 邓伟 | 研究人员 | 女 | 博士 | 高级讲师 | 51 | 临床研究中的统计方法应用 | 中国卫生信息学会统计理论与方法委员会委员 | 2004年6月-至今 |
| 51 | 索晨 | 研究人员 | 女 | 博士 | 青年副研究员 | 38 | 多组学恶性肿瘤流行病学 | / | 2018年3月-至今 |
| 52 | Maryam Zaid | 研究人员 | 女 | 博士 | 青年副研究员 | 36 | 心血管疾病流行病学,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 | / | 2019年10月-至今 |
| 53 | 张若昕 | 研究人员 | 女 | 博士 | 青年副研究员 | 38 | 肿瘤分子流行病学 | / | 2019年6月-至今 |
| 54 | 孟夏 | 研究人员 | 女 | 博士 | 青年副研究员 | 36 | 大气污染与健康领域的研究 | / | 2019年7月-至今 |
| 55 | 姚烨 | 研究人员 | 男 | 博士 | 青年副研究员 | 35 | 医学领域的大数据分析、元分析与统计分析 | / | 2018年11月-至今 |
| 56 | 徐珂琳 | 研究人员 | 女 | 博士 | 青年副研究员 | 35 | 慢性病流行病学及统计建模;多组学数据分析;复杂高维数据分析;纵向数据分析 | / | 2019年7月-至今 |
| 57 | 董瑞华 | 研究人员 | 女 | 博士 | 青年副研究员 | 35 | 环境污染物与人群健康 | / | 2020年9月-至今 |
| 58 | 蒋露芳 | 技术人员 | 女 | 博士 | 讲师 | 44 | 流感与禽流感病毒跨宿主传播机制研究 | 上海预防医学会卫生检验专委会委员/消毒专委会委员 | 2007年7月-至今 |
| 59 | 卫国荣 | 管理人员 | 男 | 本科 | 主管技师 | 54 | 分子流行病学 | / | 2004年6月-至今 |
| 60 | 高眉扬 | 技术人员 | 女 | 本科 | 主管技师 | 53 | 临床实验室检测 | / | 2004年6月-至今 |
| 61 | 王莉莉 | 技术人员 | 女 | 硕士 | 中级实验师 | 41 | 新发传染病和疫苗可预防性传染病 | / | 2017年6月-至今 |
| 62 | 周素娟 | 技术人员 | 女 | 硕士 | 主管技师 | 40 | 分子流行病学 | / | 2008年7月-至今 |
| 63 | 张优仪 | 技术人员 | 女 | 硕士 | 初级实验师 | 34 | 感染性疾病流行病学 | / | 2019年11月-至今 |
| 64 | 常秀丽 | 研究人员 | 女 | 博士 | 副教授 | 52 | 化学物的神经毒性研究 | 中国毒理学会神经毒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毒理学会遗传毒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毒理学会毒理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诱变剂学会毒性测试与替代方法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诱变剂学会致突变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毒理学会理事/上海诱变剂学会理事 | 2005年7月-至今 |
| 65 | 金克峙 | 研究人员 | 男 | 副教授 | 52 | 职业工效学和职业伤害 | 中华预防医学会伤害防治学会常委/中国职业安全与健康学会委员/上海预防医学会职业卫生学会委员 | 1997年7月-至今 | |
| 66 | 张娟娟 | 研究人员 | 女 | 博士 | 青年研究员 | 33 | 新发传染病和疫苗可预防性传染病 | / | 2021年5月-至今 |
| 67 | 粟硕 | 研究人员 | 男 | 博士 | 教授 | 40 | 基于宏基因组技术的新发病毒综合防控研究 | bmc medicine和plos pathogens学术编辑 | 2021年12月-至今 |
| 68 | 高翔 | 研究人员 | 男 | 博士 | 教授 | 51 | 营养,流行病,神经性疾病,睡眠,营养政策 | 202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与可持续发展中心咨询委员会委员/2023-复旦大学书院艺术导师/2023-复旦大学本科美育教学专项工作组成员 | 2022年2月-至今 |
| 69 | 刘聪 | 研究人员 | 男 | 博士 | 青年研究员 | 30 | 环境流行病学 | 青年编委:《环境与职业医学》、The Innovation、iMeta | 2022年7月-至今 |
| 70 | 蔡俊 | 研究人员 | 男 | 博士 | 青年研究员 | 35 | 流行病学和生态学模型研究 | R Epidemics Consortium(RECON)和Models of Infectious DiseaseAgent Study(MIDAS)成员/Infectious Medicine科学编委(2024-2026)/Nature Communications, PLOS Medicine,BMC Medicine, Epidemic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lthGeographics等20余本国际期刊的审稿人 | 2022年12月-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