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德隆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医学教育家,流行病学奠基人之一,在血吸虫病、霍乱、桑毛虫皮炎、肝癌等流行病学研究和疾病防治领域做出了历史性的卓越贡献。依托于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公共卫生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06年,面向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前沿,聚焦“重大传染病流行病学与干预”等重点研究方向,开展多学科交叉的重点攻关和创新研究,推动构建“健康中国”和增进人类福祉。在教育部2021年组织的验收中,公共卫生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获评“优秀”。
全球范围重大(新发)传染病引发的公共卫生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可造成巨大的社会经济损失。在疫情发生早期建立对重大(新发)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传播动力学参数的基本认识,重构疫情传播动态,可加深对其传播驱动因素和机制的理解,实现对未来疫情发生、发展过程的预测预警,全面解析宿主、病原体和干预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是实现重大(新发)传染病控制的核心,对精准防控至关重要。
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手段。系统研究疫苗可预防传染病的疾病负担、疫苗注册后在真实世界的保护效果和安全性、不同免疫程序和接种方案在大规模人群中实施后的公共卫生影响和成本效果、疫苗供应和需求等,可为免疫规划的科学决策提供全面的循证医学证据。
近20年来,尤其新冠大流行以来,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数学建模、生物信息学、生态学、病原生物学、临床医学、疫苗学、免疫学和药物经济学等多学科在重大(新发)传染病的研究领域交叉融合。传染病传播动力学、病毒进化动力学与疫苗学系统研究方法得到快速发展和创新突破。互联网搜索、社交媒体、移动定位、生物信息等大数据及其分析技术在疫情预测和传播风险评估中得到广泛应用。重大(新发)传染病的研究与防控进入基于高质量循证证据制定精准防控策略的新时期。
为弘扬苏德隆教授的学术思想,了解重大(新发)传染病在传播动力学、数学建模和疫苗领域的最新研究前沿,探讨未来发展趋势,加强国内外中青年学者的合作交流,公共卫生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拟定于12月上旬在上海举办“传染病德隆学者创新交叉论坛:传播动力学、数学建模与疫苗(第一届,2023)”,包括2天专家论坛及1天博士和博士后论坛。另外,组委会同时以公共卫生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传染病建模专家为主,并邀请国内知名专家教授,面向广大青年科研人员举办为期2天的“传染病数学建模培训班(2023年)”,积极培养传染病模型研究青年才俊,提升青年学者的传染病模型开发与应用能力。
一、 会议内容
聚焦呼吸道传染病(如新冠肺炎、流感、禽流感、麻疹、RSV、肺炎链球菌感染)、性传播疾病(如HIV/AIDS、HPV、乙肝),以及其他传染病(如手足口病、媒介传染病),介绍其流行病学和传播动力学特征、数学建模与监测预警、疫苗真实世界的系统性评价、生物信息学和大数据等创新技术在上述领域内的应用等国内外前沿进展以及面临的挑战。
二、 会议时间
2023年12月1日-12月5日。其中,12月1日报到,12月5日离会,会期3天(12月2日-3日为专家论坛,12月4日为博士和博士后论坛)
三、 会议地点
会议方式 - 线下会议
会场地址 - 复旦大学枫林校区东苑二号医学科研楼报告厅(上海市徐汇区东安路131号)
外地受邀专家住宿地址 - 青松城大酒店(上海市徐汇区东安路8号,电话:021-51601114)
四、 参会人员
专家论坛 - 特邀请国内重大(新发)传染病流行病学、传播动力学、数学建模与疫苗领域的院士、国家自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和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以及学科知名专家等做专题学术报告。
博士和博士后论坛 - 拟邀请国内外从事重大(新发)传染病流行病学、传播动力学、数学建模与疫苗领域研究工作的在读博士生、在站博士后等就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交流。
欢迎从事传染病科研、教学和临床的专业人员和研究生参会。
五、 其他
(1)会议需提前注册(二维码见文末),无注册费
(2)会议承担专家论坛及博士和博士后论坛受邀讲者的交通、食宿费用
(3)其他参会人员交通食宿费用自理
六、 联系人
王莉莉
电话:18930555417
邮箱:wanglily@fudan.edu.cn
陈 昱
电话:18302306515
邮箱:23211020005@m.fudan.edu.cn
郭婷婷
电话:19965453639
邮箱:23211020009@m.fudan.edu.cn
请扫描二维码报名
关于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公共卫生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办的“传染病数学建模培训班”,详情请点击“阅读原文”查看